• 首页
  • 资讯信息
    • 热点聚焦
    • 通知新闻
    • 文献分享
  • 实验室概况
    • 实验室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科研条件
    • 实验室荣誉
  • 研究方向
    • 创新药物研发
    • 创新制剂(含医学食品)研发
    • 高端仿制药研究及产业化
    • 系统性检测及个体化给药研究
  • 科研队伍
    • 实验室主任
    • 学术带头人
    • 人员构成
    • 人才培养
  • 研究成果
    • 承担课题
    • 授权专利
    • 学术论文
    • 成果登记
    • 注册批件
  • 开放交流
    • 开放课题
    • 学术交流
    • 仪器共享
    • 科普专栏
  • 管理制度
  • 联系我们

文献分享

胃滞留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描述】: 传统的口服给药系统往往由于快速的胃排空、较短的胃肠道转运时间,在药物完全释放之前就被排出体内,导致给药次数频繁、生物利用度降低。
  • 分类: 文献分享
  • 作者: 黄荣
  • 发布时间: 2020-06-18 14:25
  • 下载附件

    口服给药由于其方便性、安全性,是目前最常用的给药途径。但传统的口服药物往往由于快速的胃排空、较短的胃肠道转运时间,被排出体内时还未释放完全,导致其生物利用度降低,且需频繁给药以达到治疗效果。为减少给药频率,提高患者依从性,大量的研究致力于发展口服缓控释给药系统。其中,胃滞留给药系统(gastroretentive drug delivery system, GRDDS)就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运用各种技术的GRDDS已有多个产品上市。GRDDS可延长药物在胃部的停留时间、增加药物在胃肠道上端的吸收程度、减少给药次数和药物用量,同时可以减少血药浓度波动、减轻不良反应,从而提高治疗效果。适用于GRDDS的药物有:酸性条件下溶解度较高而碱性条件下溶解度较低;吸收窗在胃部或十二指肠;肠道环境下不稳定;用于治疗胃部或十二指肠疾病;大多数半衰期短、需要缓控释的药物等。但对胃黏膜易造成刺激或损伤的药物不宜采用GRDDS。


    文献全文详见附件:胃滞留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9年第3期),通讯作者:王浩(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上一篇: 改善化合物的血脑屏障通透性
下一篇: 2019年美国FDA批准上市的新药简介

Copyright © 四川科瑞德IT技术支持 蜀ICP备130161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