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信息
    • 热点聚焦
    • 通知新闻
    • 文献分享
  • 实验室概况
    • 实验室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科研条件
    • 实验室荣誉
  • 研究方向
    • 创新药物研发
    • 创新制剂(含医学食品)研发
    • 高端仿制药研究及产业化
    • 系统性检测及个体化给药研究
  • 科研队伍
    • 实验室主任
    • 学术带头人
    • 人员构成
    • 人才培养
  • 研究成果
    • 承担课题
    • 授权专利
    • 学术论文
    • 成果登记
    • 注册批件
  • 开放交流
    • 开放课题
    • 学术交流
    • 仪器共享
    • 科普专栏
  • 管理制度
  • 联系我们

热点聚焦

我国科学家发现重复经颅磁刺激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障碍的潜在机制

【描述】: 研究表明重复经颅磁刺激作为一种非侵入性脑刺激治疗方案,可缓解轻-中度AD患者认知障碍相关症状。
  • 分类: 热点聚焦
  • 作者: 黄荣
  • 发布时间: 2021-07-09 17:00

 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随年龄增长而大概率发生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研究表明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作为一种非侵入性脑刺激治疗方案,可缓解轻-中度AD患者认知障碍相关症状,但相关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近期,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研究团队发现rTMS缓解AD认知障碍可能与其抑制患者神经元内β-淀粉样蛋白产生、提高β-淀粉样蛋白脑内清除效率有关。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Acta Neuropathologica Communications》杂志,标题为“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increases the brain’s drainage efficiency in a mouse 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

 该研究显示,高频rTMS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可明显改善AD模型小鼠的长时程物体识别记忆和空间记忆。进一步研究发现,rTMS治疗组的β-淀粉样蛋白(导致AD的关键因子)生成减少,且在脑内排泄通路的清除效率显着提高,从而显着减少脑内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抑制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过度活化,并改善前额叶皮层和海马等记忆相关脑区的神经元活性及认知功能。

 该研究为阐明rTMS改善AD认知障碍的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证据,也为优化AD认知障碍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论文链接:https://actaneurocomms.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40478-021-01198-3


 来源:科技部

上一篇: 这匹“骏马”为止痛药研发“带路”
下一篇: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研究获重要进展

Copyright © 四川科瑞德IT技术支持 蜀ICP备130161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