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信息
    • 热点聚焦
    • 通知新闻
    • 文献分享
  • 实验室概况
    • 实验室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科研条件
    • 实验室荣誉
  • 研究方向
    • 创新药物研发
    • 创新制剂(含医学食品)研发
    • 高端仿制药研究及产业化
    • 系统性检测及个体化给药研究
  • 科研队伍
    • 实验室主任
    • 学术带头人
    • 人员构成
    • 人才培养
  • 研究成果
    • 承担课题
    • 授权专利
    • 学术论文
    • 成果登记
    • 注册批件
  • 开放交流
    • 开放课题
    • 学术交流
    • 仪器共享
    • 科普专栏
  • 管理制度
  • 联系我们

文献分享

药物通透性在新药发现和开发阶段的评估策略

【描述】:通透性是影响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因此,新药研发的早期阶段,准确及高效地评估药物通透性至关重要。
  • 分类: 文献分享
  • 作者: 黄荣
  • 发布时间: 2021-06-03 09:40
  • 下载附件

    通透性是影响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因此,新药研发的早期阶段,准确及高效地评估药物通透性至关重要。工业界通常将平行人工膜渗透技术(parallel artificial membrane permeability assay, PAMPA)和Caco-2细胞模型作为早期评估方法, 目前, 尤斯灌流大鼠模型也被广泛的应用。本篇综述首先总结了人体内单次灌注技术(in vivo single-pass perfusion technique, Loc-I-Gut)的数据—金标准, 然后着重介绍了三种体外方法的基本原理、实验操作、效率、与人体内有效通透性(effectiv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Peff)数据和人体吸收分数(fraction absorbed, Fa)的相关性,以期为在新药发现和开发的不同阶段使用正确的通透性方法提供建议。


    文献全文详见附件:抗焦虑障碍药物非临床药效学评价体系探索(药学学报,2021年第5期),通讯作者:杨劲(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药物代谢研究中心)

上一篇: 核质转运异常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下一篇: 血液载脂蛋白作为神经退行性疾病潜在生物标志物的研究

Copyright © 四川科瑞德IT技术支持 蜀ICP备130161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