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信息
    • 热点聚焦
    • 通知新闻
    • 文献分享
  • 实验室概况
    • 实验室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科研条件
    • 实验室荣誉
  • 研究方向
    • 创新药物研发
    • 创新制剂(含医学食品)研发
    • 高端仿制药研究及产业化
    • 系统性检测及个体化给药研究
  • 科研队伍
    • 实验室主任
    • 学术带头人
    • 人员构成
    • 人才培养
  • 研究成果
    • 承担课题
    • 授权专利
    • 学术论文
    • 成果登记
    • 注册批件
  • 开放交流
    • 开放课题
    • 学术交流
    • 仪器共享
    • 科普专栏
  • 管理制度
  • 联系我们

通知新闻

喜报!厅市共建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23年考核获得“优秀”等级

【描述】:厅市共建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23年考核获得“优秀”等级
  • 分类: 通知新闻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24-08-14 10:44

近日,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公示了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23年度考核结果,厅市共建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考核结果为“优秀”。本次参与考核的105家实验室中,仅有18家被评定为优秀。

实验室自2020年3月获批建设以来,运行成效显著。在近三年考核中,获评优秀等级2次,良好等级1次,并被省厅评为“2021年科技创新先进平台”、“2023年管理运行先进重点实验室”,是泸州市首个年度考核获“优秀”等级的省级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主要聚焦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及其相关学科和技术领域,充分发挥校企联合优势,整合资源、聚集人才,开展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应用基础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深入研究疾病发病机制,开发相关药物、医疗器械、诊断试剂、医学食品(药食同源创新产品),突破关键共性技术等。实验室自主立项并开展了60余个针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产品研发项目,各研究方向承担了各级纵向科技项目70余项。实验室连续3年面向高校、科研机构和其他单位设立开放课题40余个。这些项目和课题不仅支持了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及其相关学科与技术的研究,为社会培养研究生和高职称人才40余名,还完成技术转化获得创新产品注册证16件(含不同规格),其中药品注册证11件,医疗器械批件4件,诊断试剂1件。实验室近3年共发表高水平论文74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8件,软件著作权6项。实验室一直以来与四川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合作研发了丙戊酸钠注射用浓溶液,米库氯铵原料药及注射液等新产品,其中米库氯铵注射液为国内独家、首仿原料药与制剂,原料药成功突破了不对称合成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关键中间体制备技术等卡脖子技术难题。米库氯铵注射液的市场份额已达到70%以上,剩余份额为进口产品,实现了国产供应和大部分替代,不用依赖进口。丙戊酸钠注射用浓溶液首家获得双规格生产批件2件和国家药品标准1件,产品商业化以来,销售额近2000万元。该产品是在冻干剂型基础上开发的升级款新剂型产品,首家获得双规格上市,避免临床复配,显著提升了用药依从性和安全性。另外,实验室近年还研发和转化了心率变异分析系统、失眠认知行为系统,心率变异分析系统获得注册证2件和行业标准1件、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3件,产品商业化以来,销售额530余万元。失眠认知行为系统(CBTI) 获得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1件,该系统实现了AI系统评估,根据评估报告提供治疗方案,批量发送医嘱任务,提高医生治疗效能。实验室研发成果由依托单位四川科瑞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技术转化和销售,2020年至2024年实现成果转化销售金额约32亿元。

实验室近年来,多次取得优秀成绩与以下方面工作密不可分。一是着眼长远,高位推动建设工作。坚持规划引领,制订了《实验室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分解目标任务到每年,细化30项考核指标高效开展工作。二是务求实绩,真抓实干。承担各研究方向纵向科技项目71项,目前在研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17项,厅市级项目13项,局级项目5项。同时通过委托研究、合作研究、技术服务等多途径的项目合作方式与西南医科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与美国、印度等国外十余家医药机构开展了研发合作,通过开展联合攻关,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瓶颈。



上一篇: 厅市共建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2024 科技周公众开放日活动圆满结束
下一篇: 厅市共建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24年度自主研究课题申请指南

Copyright © 四川科瑞德IT技术支持 蜀ICP备130161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