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老龄化和竞争压力的增大,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疾病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二大疾病。然而,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研发的成功率却很低,与心血管疾病药物20%的成功率相比,中枢药物的成功率只有8%。影响中枢药物研发成功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几乎阻挡了100%的大分子药物及大于98%的小分子药物。因此,除了需要具有较好的活性和代谢性质及较低的毒性等性质之外,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还需要克服血脑屏障, 在中枢系统达到足够的暴露量,这是中枢药物研发成功的关键前提。
本文基于化合物透过血脑屏障的最新研究概况,综述了几种通过结构优化改善化合物透过血脑屏障的策略。这些策略包括增加脂溶性、减少氢键供体、简化分子、增加刚性、降低极性表面积、剔除羧基、前药策略、修饰为主动转运体底物及规避易被P-糖蛋白识别的结构等,期望这些改造策略能够为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文献全文详见附件:先导化合物结构优化策略(四)——改善化合物的血脑屏障通透性(药学学报,2014年第6期),通讯作者:柳红(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受体结构与功能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