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着“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方针,中枢神经系统产品研发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面向全体固定人员设置自主研究课题,支持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化学药、医疗器械、医学营养食品、川产道地药材现代化及其相关学科与技术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
一、申请方向及研究内容
重点关注:疼痛(特别是精神障碍和功能性躯体综合症有关的疼痛)、焦虑障碍、精神分裂症、各类精神障碍、心境障碍(抑郁、躁狂、双向)、睡眠与觉醒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帕金森症(PD)、阿尔兹海默症(AD)、脑血管疾等疾病,以及CNS罕见病等。
重点研究:CNS疾病靶点发现与验证、AI驱动CNS药物开发、CNS药物智能递送、肠脑轴营养干预(如:营养-神经互作机制)、连续制造技术应用、多释智能制剂开发与应用、多模态研究及应用,AI剂量模型、远程监护系统等。
1、中枢神经系统创新药研究与转化
为应对CNS疾病异质性高、靶点筛选效率低、药物副作用显著、耐药性与个体化治疗不足等关键科学瓶颈,鼓励围绕“靶点发现与验证”开展以下方向研究,优先支持基于四川省特色资源的多组学整合与转化研究。
1.1、CNS相关靶点、神经回路调控应用基础研究,转运体以及离子通道结构功能研究及应用开发,基于AI开展CNS治疗药物的发现与开发研究。如:基于情感障碍环路机制的应用研究;抑郁症的干预技术研究;焦虑障碍干预技术研究;CNS药物药效评价新模型和新方法研究(优先采用四川脑疾病万人队列来源的单细胞和空间组学数据构建);情感障碍类疾病的动物模型研究与建立等(鼓励同步开展类脑器官与非人灵长类验证);CNS候选化合物ADMET预测等(含血脑屏障穿透预测模块)。聚焦焦虑障碍、精神分裂症、各类精神障碍、心境障碍、疼痛、睡眠与觉醒障碍等疾病。
1.2、CNS共晶药物、共晶活性成分发现及应用开发。
1.3、对具有良好的中枢神经系统活性的天然产物或合成分子进行结构改造、构效学和作用机制研究,以发展创新药物为目标的研究。
1.4、脑神经和脑血管保护新药研发。探索脑神经和脑血管疾病的病理机制,开发治疗及预防用创新产品。
2、中枢神经系统药物递送系统与医学营养食品研发
2.1、预期可改善安全性、提高有效性、或/和提高患者依从性,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创新制剂研发;如:具有OTC属性和改良潜力的创新制剂等。优先支持可转化的药物递送系统及应用研究。
2.2、对中枢神经领域疾病有预防/治疗作用的医学营养食品、食药组合物等开发。包括创新复方医学营养食品的药效学研究、制备工艺研究,最佳配比快速筛选方法、非临床评价的方法与临床评价方法等研究。研究可基于四川省药食同源成分库(川贝母、川芎、川产姜黄、泸州黄精、合江金钗石斛、叙永天麻、古蔺何首乌、泸县-合江龙眼、泸州佛手等100+品种)。
2.3、支持噬菌体靶向清除促神经炎症致病菌(如具核梭杆菌)及合成神经递质前体的工程菌株相关研究及转化。
2.4、有助于改善CNS疾病的相关食品原料、新食品原料标准化及功效研究或新功效研究。
2.5、与CNS疾病干预相关的新型植物提取物、医学营养食品的探索性临床研究。
3、中枢神经系统智能监测与诊疗产品研发
3.1、针对不同患者的药物治疗风险/疗效评估等,开发各种生物标志物检测/监测方法、基于客观评价指标的系统性评价方法。如:抑郁症诊断早筛、心脑血管疾病检测等。
3.2、基于临床诊疗实践中的创新思想,面向临床和家庭实际应用需求,将生命科学与计算机软件研究、电生理和电信号研究结合起来,进行心/脑电信号、脑部电/磁刺激等研究及其产品开发,建立可量化/图形化的疾病诊断方法、治疗有效性评估方法及相关产品等。如:多参数生理信号采集模块研究与开发(包括心电、呼吸、脉搏波、血压等生理信号采集模块)、超高通道脑电系统(超高灵敏度、宽频、高抗干扰)研究与开发等、人体器官生物磁性图像传感技术及应用开发,人体生物电综合采集系统基础研究及应用开发等。优先支持EEG-fMRI多模态融合算法、闭环神经调控系统、非侵入式脑机接口设备、柔性纳米电极阵列及手部外骨骼机器人等智能康复产品。
3.3、AI辅助诊断、健康管理在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实现危急值实时预警的5G远程监护平台。如癫痫、脑血管病、AD等疾病的智能监测模型与风险预警的便携式检测终端开发。
4、中枢神经系统产品智能制造与产业化研究
4.1、具有较高技术壁垒的给药系统:口服缓释、控释、迟释制剂、透皮给药制剂、多释制剂等 。
4.2、具有较高合成难度且国内未上市的化学药:立体选择性或区域选择性合成,绿色合成工艺开发等。
4.3、CNS相关的重大原料药品种的生产工艺迭代研究,绿色、经济、安全的生产新工艺开发。
4.4、市场供应不足的(短缺)的原料药,和具有老药多用价值且临床需求较大的原料药的具有产业化和成本优势的工艺开发。
二、申请要求
1、本次自主研究课题起始时间为2025年12月29日,非本实验室依托单位人员方可作为项目负责人进行申请,鼓励联合实验室固定人员共同申请。
2、自主研究课题分为重点、面上两个类别,研究周期为2年。资助额度:面上项目2-5万元/项,重点项目不超过5-10万元/项,经费将拨付给申请人所属单位。
3、课题申请人年龄应在55周岁以下(截至2025年9月30日),有博士学位或者副高级以上职称。已承担本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且未验收的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
4、研究人员在发表受到资助的项目所完成的论文时,在合适位置标注实验室课题资助信息。
5、优先支持与本实验室各研究方向密切相关且与本实验室技术互补型项目立项。
实验室中文署名:“中枢神经系统产品研发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科瑞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或“中枢神经系统产品研发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西南医科大学”
实验室英文署名:“Central Nervous System Produ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Key Laboratory of Sichuan Province,Sichuan Credit Pharmaceutical CO., Ltd. ”或“Central Nervous System Produ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Key Laboratory of Sichuan Province,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课题资助中文标注:四川科瑞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枢神经系统产品研发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资助
课题资助英文标注:The project was funded b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Produ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Key Laboratory of Sichuan Province, Sichuan Credit Pharmaceutical CO., Ltd.
课题资助标注写法仅供参考,具体以期刊的要求为准。
三、考核指标
请参考《中枢神经系统产品研发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管理办法(2025年修订)》(http://cnsd.creditpharma.com/detail/8/259.html),可根据立项金额适当调整,具体以签订的计划书为准。
四、申请流程
申请人下载并按规定格式填写《中枢神经系统产品研发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申请书》(附件http://cnsd.creditpharma.com/detail/8/259.html),经课题组人员签字、所属单位同意并盖章后,将纸质申请书的扫描件和Word版发送至规定邮箱。(请原件彩色扫描,保证内容清晰)。
为简化流程,申请书纸质版原件可待立项通过后同计划书一起寄至本实验室管理办公室。
此次课题申报的受理截止时间为2025年11月10日(以收到盖章版扫描件的时间为准),逾期不予受理。
对于准予立项的课题,我们将通过邮件(请确认申请书中邮箱地址的有效性)向课题负责人发送立项通知书,届时请按通知书上的要求完成后续流程即可。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邓女士 联系电话:17760107490
地址:四川省泸州市泸县酒香大道8号四川科瑞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药物研究院
电子邮箱:cnsdklsp@creditpharma.com
附件1:中枢神经系统产品研发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申请书(2025年版)(附件可下载,请看本文右上角蓝底白字“下载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