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信息
    • 热点聚焦
    • 通知新闻
    • 文献分享
  • 实验室概况
    • 实验室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科研条件
    • 实验室荣誉
  • 研究方向
    • 创新药物研发
    • 创新制剂(含医学食品)研发
    • 高端仿制药研究及产业化
    • 系统性检测及个体化给药研究
  • 科研队伍
    • 实验室主任
    • 学术带头人
    • 人员构成
    • 人才培养
  • 研究成果
    • 承担课题
    • 授权专利
    • 学术论文
    • 成果登记
    • 注册批件
  • 开放交流
    • 开放课题
    • 学术交流
    • 仪器共享
    • 科普专栏
  • 管理制度
  • 联系我们

热点聚焦

科学家阐明“反奖赏中心”抑郁症新机制

【描述】: 浙江大学胡海岚研究团队发现了大脑中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全新的交互方式及其在调节抑郁症中的作用,提出基于大脑“反奖赏中心”的抑郁症新机制。
  • 分类: 热点聚焦
  • 作者: 黄荣
  • 发布时间: 2021-06-07 14:00

 抑郁症作为最严重影响人类生活的精神疾病之一,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负担。传统抗抑郁药物通过提高大脑中单胺递质浓度改善抑郁,但起效缓慢、有效率低。目前,快速抗抑郁药物的研发是该研究领域的重要任务。

 前不久完成评估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研究计划“情感和记忆的神经环路基础”的支持下,多个研究团队围绕外侧缰核在抑郁症中的作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进展。这些成果有望为疗效好而副作用低的快速抗抑郁药物开发奠定坚实基础和开拓新的思路。

 浙江大学胡海岚研究团队发现了大脑中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全新的交互方式及其在调节抑郁症中的作用,提出基于大脑“反奖赏中心”的抑郁症新机制,为抗抑郁治疗提供了新的分子靶标。

 据了解,研究人员首先发现外侧缰核星形胶质细胞中的Kir4.1以包绕神经元胞体的方式表达,并调控神经元的膜电位和放电模式,进而调控抑郁表型。外侧缰核星形胶质细胞中Kir4.1的功能增强或下调,双向调控神经元簇状放电和抑郁表型。

 此后,相关实验进一步阐明了快速抗抑郁药物氯胺酮通过阻断外侧缰核中NMDAR和T-VSCC依赖的簇状放电,进而释放对下游单胺类奖赏脑区的过度抑制,最终产生快速抗抑郁效果。

 胡海岚团队发现新的抑郁模型

 研究阐明了氯胺酮快速抗抑郁的全新脑机制,发现了多个全新的药物靶点,为设计更为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物提供理论基础。这些研究作为背靠背长文于2018年发表在同期《自然》上。

 对此,美国纽约西奈山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授Paul Kenny评价: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我们理解一种抗抑郁药物的机制并开发更多抗抑郁药物,为抑郁症相关的大脑外侧缰核细胞簇状放电模式以及氯胺酮对这种放电方式的调节提供了关键的见解,提供了一个令人激动的可能性,即T-VSCC抑制剂或其他抑制外侧缰核簇状放电的化合物将有潜力成为有效的抗抑郁药物。

 该研究成果入选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此外,该研究团队利用光遗传方法在社交行为的神经环路机制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发表在《科学》上的一篇论文指出,大脑中存在一条介导社会等级“胜利者效应”的神经环路,它决定着“先前的胜利经历,会让之后的胜利变得更加容易”。

 

 来源:科学网

上一篇: 抑郁症 走两步
下一篇: 早醒1小时 抑郁症风险降低23%

Copyright © 四川科瑞德IT技术支持 蜀ICP备13016102号-1